上海【切换】

B北京

S深圳

S上海

咨询热线:17521657950
成功案例
您所在的位置: 首页 > 成功案例 > 经典案例> 法定结婚年龄
婚姻知识

法定结婚年龄

发布时间:2022/07/18 作者:上海家理律师咨询网

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,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。


婚姻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要求,结婚只有达到一定的年龄,才能具备适合的生理条件和心理条件,也才能履行夫妻义务,承担家庭和社会的责任。所以,尽管我国法律赋予每个公民结婚的权利能力,但并非所有公民都可以成为婚姻法律关系的主体,只有达到法律规定的结婚年龄的人,才享有结婚的权利,所以我国法律对此作出了规定。


这一结婚年龄立基于上世纪80年代人口急剧膨胀、人口增长远超社会承载能力的现实国情,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手段,是晚婚晚育理念的制度化。经过几十年晚婚晚育的宣传教育,我国生育观念已发生根本改变。少生优生成为占主导的生育观念,受此影响,我国生育率已低于世界平均水平。


我国法律关于婚龄的规定,不是必婚年龄,也不是最佳婚龄,而是结婚的最低年龄,是划分违法婚姻与合法婚姻的年龄界限,只有达到了法定婚龄才能结婚,否则就是违法。法定婚龄不妨碍男女在自愿基础上,根据本人情况推迟结婚时间。


结婚条件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必须要双方自愿,达到法定年龄,必须符合一夫一妻原则。我国民法典关于结婚的法定条件,有必备条件和禁止条件两个方面:

1、结婚的必备条件有:

①男女双方完全自愿。民法典规定,“结婚必须男女双方完全自愿,不许任何一方对他方加以强迫或任何第三者加以干涉。”这是婚姻自由原则在结婚问题上的具体表现。

②达到法定婚龄。也就是前面说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,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。与当代外国的立法比较,我国的法定婚龄是较高的,这是由我国现阶段国情所决定的。男女双方当事人达到法定婚龄后,有决定自己是否结婚和何时结婚的权利。

③符合一夫一妻制原则。根据一夫一妻制原则,申请结婚的双方当事人需原配偶,只能是未婚者,或者丧偶、离婚者。违反一夫一妻制的男女结合,不具有婚姻的法律效力。

2、结婚的禁止条件。民法典规定,有下列情形之一的,禁止结婚:①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;②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。


【相关法律】
1、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》第一千零四十七条 【法定结婚年龄】结婚年龄,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,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。
精彩推荐